Saturday, April 24, 2010

《重力小丑》The Gravity's Clown - 森淳一




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同名小說《重力小丑》(重力ピエロ),電影由「春,從二樓一躍而下」開始,我很喜歡劇中加瀨亮和岡田將生之間營造出的兄弟情感,就像岡田將生在電影裡飾演的春所說的「重要的時刻一直都跟哥哥在一起,因此哥哥不在我會感到不安。」就是這樣讓人信任的感覺,所以情緒總是隨著他們兄弟間的互動和劇情發展有所影響,看完電影讓人覺得很感動,不過我想很重要的是因為春在往下跳的時候對哥哥說「還有一個喔」,然後「春,從二樓一躍而下」電影結束。

有一段他們全家在看馬戲團小丑表演時爸爸說「只要快樂的活著,地球的重力就會消失喔。」我很喜歡這句話,好像莫名的很有感染力,因為我們不也是一直在追尋這樣的感覺嗎。


S.R.S - Sometimes


片尾出現的主題曲,有日文版和英文版,我好像比較偏愛英文版。

我覺得伊坂幸太郎總是能把殘酷的社會問題以微妙的手法表現出來,然後再以巧妙的比喻去撫平它,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看他的小說和看他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原因,對於伊坂幸太郎已經默默形成一種先看電影再看小說的模式,因為看他小說的速度實在是比不上他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速度了。

Tuesday, April 20, 2010

《睡衣男闖雞關》Symbol - 松本人志(2009)




實在有點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部電影,預告裡完全看不出個所以然,以有點光怪陸離又有點無厘頭的手法來表達人生必經的一個什麼過程,這樣說好像有點奇怪,但就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

很佩服松本人志一個人可以在密室裡演的那麼荒唐有趣,還有摔角選手爸爸在拳擊場上突然來那麼一下真的是很驚奇,瘋狂敲鈴那段真的是太荒唐了,荒唐的挺讚的。

經過時間流逝,他的點點睡衣顏色還越來越淡,不知道為什麼莫名就注意到這件事,應該是說有時候會莫名的看到其它地方去。

會看這一部完全是一個意外,因為朋友推薦所以我就去看了,想想我還真衝動,不過電影也給了我很多意外。

2010.04.20

《蟹工船》Kanikosen - SABU(2009)




改編自小林多喜二於1929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蟹工船》,一部以黑色幽默的手法來批判資本主義的嘲諷電影,反映出很多社會問題,和現況相比頗有意思,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工作環境而有不同的感受。

我們總是在對生活環境深感絕望的時候,將一切希望寄託在下輩子,希望下輩子生在有錢人家,希望下輩子不要當人之類的,但在電影裡講的是一個信念,與其不斷抱怨,不如有所行動,去改變現況,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看完電影也許會覺得有點沈重,但又有會覺得有那麼點希望。

2010.04.20

Sunday, April 18, 2010

《夏威夷男孩》Honokaa Boy - 真田敦(2009)




記得在看電影的團隊介紹、原作和改編的過程時感覺好像還不錯,但在看完電影後卻覺得小有落差,整部電影的節奏上好像沒有掌握的很好。

電影中有很多不同個性的角色,像是彈吉他的小胖弟、賣爆米花的老爺爺、貪吃的老闆娘和喜歡看情色雜誌的老爺爺,都挺有趣,但感覺就是缺少什麼把他們和夏威夷連結在一起。

我想這真的是一部很淡很淡的小品,淡到沒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不過會讓人很想拍照和做菜就是了。

2010.04.18

《失嬰記》Rosemary's Baby - Roman Polanski(1968)


我覺得很特別的是電影以一段優美的旋律作開頭,然後在看完整部電影後又以這一段優美的旋律作結束,但整個心情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我很喜歡電影裡營造出一種懸疑驚悚的氣氛,漸漸察覺事情的不對勁,或是意外發現古怪的事情之類的,在電話亭裡打電話那一段真是讓人緊張,然後結局就是頗感無奈。

女主角米亞法羅Mia Farrow真的很漂亮,雖然在電影裡她總是神經兮兮的,而一再突然出現的鄰居羅絲高登Ruth Gordon因為本片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我想她真的是把多管閒事的鄰居演的很好,因為連我看到每次開門按電鈴的都是她時,也有一種驚悚的感覺。

看完《失嬰記》Rosemary's Baby後突然覺得當一群人瘋狂的篤信什麼的那種群眾力量是很可怕的。

2010.04.18

Saturday, April 17, 2010

《夢遊交易所》Sleep Dealer - Alex Rivera(2008)




非常未來科幻的一部電影,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身上的節點和傳輸線去做很多事,包括工作、溝通和儲存記憶,甚至可以販賣記憶,好像未來安裝節點是個必要的趨勢,但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快速的緊密接合,只會讓人越顯孤獨。

電影裡很多想法和元素都不錯,可是好像都只有點到為止,並沒有很深刻,不過未來本來就變幻莫測,誰知道以後還會有什麼更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不過趴在車頂上擦窗倒是很有創意,整個有嚇到。

關於販賣記憶這件事我覺得很有新意,它可以牽涉到很多人心情感的問題,賣了這份記憶你自己還擁有原本的記憶嗎,買了記憶的人可以覆蓋原本的記憶嗎,還是大家可以來交換記憶,然後2110年的人不小心儲存了2010年的人的記憶之類的,一直無限延伸的越想越多了。

一開始單看片名我還以為這是一部可以交換夢境的電影,呵!

2010.04.17

《男兒有淚不輕彈》No More Cry - 水田伸生(2009)




因為《舞妓哈哈哈》、《少年手指虎》和《鈍獸》的關係,所以一看到是宮藤官九郎的腳本就會很想看,尤其是在看完《午夜駭嗑浪人》之後,你會發現人生沒有什麼不可能,什麼劇本都是有可能。

電影裡瑛太的髮型整個很妙,竹內結子和阿部貞夫真的很好笑,還有到底去哪找到飾演阿部貞夫小時候和他那麼像的小孩,簡直是一模一樣。

我很喜歡電影裡商店街的場景,每個細節都處理的很用心,還有阿部貞夫在電影最後說的那一句「我是喜歡才這麼做的」,看完電影我還好奇的去查了一下漫畫家謀圖一雄的長相...XD

以前看阿部貞夫的作品不太能接受,就是不太討喜,後來看了幾部他的電影慢慢習慣他的表演方式,就是很舞台劇,雖然有點誇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這樣,他就是那種越得意越會讓人想揍他,越倒楣越會讓人想笑的那種角色。

這不是一部非看不可的電影,但是不看人生會少了很多樂趣,更何況宮藤官九郎的那種笑點不是一般的好笑而已,這種類型的電影很容易讓人中毒的想多看幾部。

2010.04.17

Wednesday, April 14, 2010

《陰間說書人》Ink - Jamin Winans(2009)




以二十五萬美金的預算,獨立製作的科幻動作片《陰間說書人》Ink,真的是讓人覺得充滿驚喜又很有新意,銀灰色的色調和影像的呈現方式都很吸引人,自動復原歸位的家俱整個很酷,打鬥的場面更是緊湊好看,配樂也很讚。

角色上的設定很有意思,尤其是尋路者這個角色我很喜歡,其它像是陰客、漂流者、說書人和夢靨魔也很特別,感覺每個角色都可以延伸成不同的故事了。

我很喜歡導演以時間順序的重組手法來敘述整個故事,現實與夢境間的轉換,運用微小的元素來改變一個事件,發展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而我通常對這類型的電影沒什麼抵抗力。

Ink Soundtrack - One, Two, Three, Branch


SPIN - Jamin Winans


Jamin Winans的短片,不用任何言語就能表達一切,還很幽默的收尾,他的廣告作品也很有趣。

2010.04.13

Tuesday, April 13, 2010

《鴨川荷爾摩》Kamogawa Horumo: Battle League in Kyoto(2009)




改編自萬城目學同名小說的電影《鴨川荷爾摩》,真的是太逗趣了,看完小說就會很想看電影,永遠對小說中的「悽悽慘慘悽悽」印象深刻。

劇中很多對話、動作和小梗都很有趣,看完後我已經慢慢可以接受山田孝之搞笑的演技了,濱田岳在電影中不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就是一臉衰樣,很倒楣的樣子,栗山千明演得實在是太可愛了,連她的「小鬼」都非常討喜。

除了某些地方少了點緊湊的節奏和熱血的配樂外,其它很多無厘頭的橋段看了都讓人心情大好,尤其是練習口令和作戰招式時都超爆笑,要做出那些動作我想是需要非常大勇氣的。

電影也許缺少小說中的細膩,但能從電影中看到真實的「小鬼」和所有的作戰招式卻是很新奇的一件事,如果小說和電影都看過,整個《鴨川荷爾摩》就更完整了。

電影片尾曲是Base Ball Bear所演唱的「神々Looks You」(眾神Looks You)。

就算書已經多到快看不完,但還是要把萬城目學的《荷爾摩六景》和《豐臣公主》排進書單中,因為《豐臣公主》的演員陣容我太喜歡了,是岡田將生呢。

2010.04.12

Monday, April 12, 2010

《藍絲絨》Blue Velvet - David Lynch(1986)


影片前半段營造的氣氛我很喜歡,尤其是男主角躲在衣櫃裡窺視女歌手的時候,讓人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下,會好奇的想知道這離奇的事件最終的結果,不過其實我一直想知道的是那位神祕女歌手的真實性格。

不知道會不會是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其它暴力、虐待的電影,所以反而覺得電影裡的一些橋段好像不是那麼深刻,畢竟這是1986年的電影,不過我覺得《藍絲絨》Blue Velvet倒是有一份詭異的感覺存在。

有一幕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影片開始沒多久,男主角在一片草地上無意間發現一隻遭切割下來的耳朵,重點是耳朵上爬滿了螞蟻,也許是因為這段其間剛好在看《螞蟻三部曲》,所以螞蟻的出現就會讓我覺得意外的驚悚。

我還是蠻期待大衛‧林區的其它作品,像是《橡皮頭》Eraserhead(1977)和《象人》The Elephant Man(1980)我都想看。

2010.04.11

《阿瑪珂德》Amarcord - Federico Fellini(1973)


一直以為我第一部看的費里尼電影會是《八又二分之一》,之前光點的國民戲院「完全費里尼」影展我完全沒有參與,讓我覺得有點遺憾,所以希望自己可以一部部把它看回來。

電影裡有很多幽默風趣的橋段,像是在學校裡不同老師的教學方式、同學間的惡作劇、建築工人的對話、家庭裡餐桌上的互動和男孩年少青春的幻想,還有總是莫名出現的哈雷騎士,所有不同的角色和生活的片段結合起來成為某個時代某個小鎮裡的純真故事。

也許像是費里尼對他自己的紀錄,其實也像是對很多人回憶的紀錄,我很喜歡像這樣以四季的變換和黑色幽默的方式去訴說每個故事。

看到最後還有點小感動,我想當我們年紀越大,離開我們生長的地方越遠的時候,便會開始懷念某個時期的生活環境,就像和《阿瑪珂德》的片名一樣,也就是義大利文「我記得」的合體。

《阿瑪珂德》這個片名不知道為什麼我一直記成「阿瑪德瑪」,不過這也算是我對《阿瑪珂德》的一種特別的回憶吧。

2010.04.11

Sunday, April 11, 2010

《雙面薇若妮卡》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1991)


「金馬奇幻影展」的第一部電影《雙面薇若妮卡》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兩個長相一樣,同樣叫薇若妮卡的女孩,一個是波蘭人,一個是法國人,兩人好像都能感應到對方的存在,而且還曾不期而遇。

她們的不期而遇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段,波蘭的薇若妮卡先是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女孩,而法國的薇若妮卡則是後來才從照片中看到和自己相似的女孩,兩個薇若妮卡一前一後看到彼此時的心境非常微妙。

我很喜歡整部電影以金色色調拍攝和隨著光影的流動帶出劇情,還有電影一開始呈現的顛倒城市和從水晶球看到的顛倒景物,好像透過這些影像傳達出對生命和命運不同的看法。

當我後來回想這部電影時,竟然也會像電影裡的薇若妮卡一樣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你會相信世界上還有另一個和你相似的人存在嗎...

2010.04.09

Wednesday, April 7, 2010

《虹の女神》Rainbow Song(電影情人夢)

最近一連看了好幾部市原隼人的電影,看到最後我都覺得是不是應該把他所有演過但還沒看過的電影都找來看看才對。




我很喜歡《虹の女神》Rainbow Song裡他們有好幾段邊走邊聊天和在電影研習社靠在窗邊聊著以後的夢想的場景,上野樹里說著「十年之後我們會在做什麼呢?」感覺一切的悲傷就從這裡開始。

最後市原隼人念著上野樹里寫在信紙背後的一段文字,然後又從信封中拿出一萬元日幣折成的戒指套在手指上時,我就感動的好想哭,是一種好苦澀的感覺阿。




散發出一股淡淡憂傷氣息的《天使之卵》The Angels Egg,讓人看完電影感覺也像被影響似的憂傷起來。

很多畫畫的場景都很吸引人,我喜歡市原隼人在一片黑的夜晚開著小燈畫畫或是在窗外灑落的陽光下畫畫的感覺,好像整部電影的影像都是隨著他的畫筆浮現般。




整個發自內心哈哈大笑的《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700 Days of Battle: Us vs. the Police,比我想像中的好笑很多,雖然最後不免會出現友情大熱血的橋段,但我還是蠻喜歡這部電影的。

我覺得最好笑的一段是市原隼人在想要怎麼偷煙火才不會被發現時,右上角還配上漫畫的解說很有趣,還有跳到游泳池裝死這個也很妙,因為太好笑,隔天又看了一遍...XD,整個很捧場。

我最喜歡市原隼人差不多是這三部電影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他笑起來都有一種很迷濛的感覺,當然還有《青春電幻物語》的時候,記得在《關於莉莉周的一切》的書裡他提到為什麼岩井俊二導演找他演《青春電幻物語》的理由—「因為感覺很普通」,那我好像還蠻喜歡這種普通的。